苏州发布 “人工智能 +” 城市行动方案:2026 年智能经济规模增长 20%
近日,苏州市政府正式发布《“人工智能 +”城市行动方案》,提出到2026年,苏州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将实现20%的年均增长,智能经济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这一方案标志着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,也为全国智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一、行动方案核心目标
根据方案,苏州将从技术研发、产业应用、生态建设三大方向发力,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以下是2026年的关键目标数据:
指标 | 2023年基准值 | 2026年目标值 |
---|---|---|
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 | 800亿元 | 1200亿元 |
智能经济占比 | 15% | 20% |
人工智能企业数量 | 500家 | 1000家 |
国家级AI创新平台 | 3个 | 8个 |
二、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
苏州将围绕“AI+制造”“AI+医疗”“AI+交通”“AI+金融”等十大领域展开深度应用,并配套以下支撑措施:
1. 技术突破工程:每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,支持AI芯片、算法框架等底层技术研发;
2. 场景开放计划:3年内开放100个城市级AI应用场景,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、智慧医疗示范区等;
3. 人才引育行动:建设“苏州AI学院”,5年内培养10万名复合型AI人才;
4. 生态构建计划:打造5个AI产业园区,形成“基础研究-技术开发-成果转化”全链条体系。
三、全国热点话题关联分析
结合全网近10天热点,苏州此次行动方案与以下趋势高度契合:
热点话题 | 关联点 | 热度指数 |
---|---|---|
AI赋能实体经济 | 方案明确AI与制造业融合路径 | ★★★★★ |
新质生产力培育 | 智能经济作为新型生产力载体 | ★★★★☆ |
城市数字化转型 | 提出“全域AI”城市建设目标 | ★★★★ |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| 规划建设城市AI算力中心 | ★★★☆ |
四、专家观点与行业影响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王先生表示:“苏州方案具有显著示范效应,其‘场景驱动’模式能有效解决AI落地难问题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该方案发布后,苏州本地AI企业股价平均上涨3.2%,资本市场反应积极。
方案还提出建立“AI伦理审查委员会”,这与近期热议的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》相呼应,展现了对技术伦理的前瞻性考量。
五、未来展望
随着长三角AI产业集群加速形成,苏州有望凭借制造业基础和应用场景优势,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。此次行动方案的实施效果,将成为观察中国AI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